我作为青年志愿者参加“晒被子”活动,并表演了大提琴独奏《世界赠予我的》。在活动现场,头戴生日帽,手捧生日蛋糕的老人们慈祥幸福的笑容深深打动了我,“晒被子”活动让我看到了尊老敬老家风在新时代的生动展现形式,老人们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生活和乐,精神充沛,这就是世界赠予我们的礼物。 
———天津大学学生 纪泽堃 
  当一床床老人日常使用的被子在阳光下舒展,村书记一句“就想让老人开心、有盼头”的朴实话语让我感同身受。同样作为基层工作者,我深刻体会到:基层治理无需惊天动地,于细微处用情、在常态化中坚守,便能让群众幸福感触手可及。 
———天津市基层家风观察员、河北区基层党务工作者  张晓程 
 
  10月29日,在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,市妇联主办的“家的节日”弘扬孝老爱亲家风暨杨家峪村第十七届“晒被子”活动如期举办。 
  叠得方整的棉被在广场晾衣杆上舒展,棉絮里的阳光暖意混着皂角香漫过村巷。评委们循着"看洁净、闻气味、摸柔软"的标准细细品评,干净整洁奖、温暖贴心等奖项陆续送出,老人们一边观看精彩上演的节目,一边接过晚辈递来的蛋糕,欢笑声此起彼伏 …… 
   
   
 
 
  这场持续17年的活动,早已超越简单的民俗,既传承了孝老敬老美德,又以家庭为纽带凝聚乡村治理合力,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。17年坚持让杨家峪晒出多重成效:村里儿媳们照顾老人愈发周到,老人更加健康长寿,7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10%;孝德文化成了村中风尚,街巷间的孝德故事与"祖孙槐"相映成趣;邻里关系在比学赶超中愈发和睦,村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。这恰是家庭建设融入基层治理的鲜活注脚。 
 
  近年来,市妇联以小切口做深大文章,引导基层从家谱村史中挖家训、从红色故事中汲养分,推动全市行政村实现家风家训"亮出来、贴上墙";组建由最美家庭代表、巾帼宣讲员构成的宣讲团,用"板凳课堂"把家风故事讲到田间地头,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。 
  下一步,市妇联将引导各基层妇联推出一系列像"晒被子"一样“小而美”、接地气的家风弘扬行动,深入推进家庭建设实践,用温情举措撬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,让每一个家庭的小温暖,汇聚成社会治理的大能量。 
  图文来源 :天津市妇联家儿部 
 
 |